新春展望 五大趋势点亮云计算

2014-02-21 15:27【皖云在线】

    新春伊始,云计算正式走入了2014年。纵观云计算发展现状,云计算已不止简单的分为saas、paas和laas,或者公有云、私有云,以及混合云。如今,云计算已成为酝酿新技术革命的摇篮。在经历了市场的考验后,混合云、全云、虚拟化技术、开源云、电商云等技术发展趋势已崭露头角。

  未来一年,云计算会呈现出怎样的发展态势?笔者总结了五大趋势,仅供参考。

 

  一、“混合云”博得上位

  之前,大型企业更青睐私有云,中小企业则直接上公有云。随着企业对云计算应用程度的加深,云计算产生了一个“新物种”——混合云。相比公有云和私有云,混合云似乎更靠谱,更容易被大多数企业接受。混合云是公有云和私有云的组合,是目前企业采用较多的商业云解决方案。几乎所有的云用户都希望在他们的私有数据中心和公共云之间创建混合云环境。

  混合云模式可以支持应用程序产品组合,让IT在向云迁移过程中的紧张状态将得以缓解。简单的混合云模式,可以在应用云托管组件与数据中心组件之间的一个静态的协作关系。而复杂的混合云,是动态地应对云资源爆发应用场景,它要求当数据中心应用工作负载升高、存在性能降低风险时,公共云就会承担部分的工作负载。混合云之所以被广大用户更乐于接受,很大原因在于,它能够适应用户的需求驱动,其应用范围可以覆盖到用户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了开发/采购、部署、集成与管理等各阶段。

  混合云的优势在于能够适应不同的平台需求,既能提供私有云的安全性,也能够提供公共云的开放性。简言之,混合云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因为它能够跟着企业应用走。有专家表示,混合云就像“一朵大云”,环绕在它身边的是无数小云。混合云即可以海量使用,又可以提供本地服务。

  这种集IT开发、部署和交付于一体的混合模式,被众多云供应商视为混合云变革中最重要的技术推动力。其中,SAP和惠普都强调说,云计算的下一步发展方向是让所有不同的云与传统IT系统挂钩,从而建立其一个巨大的混合云。

 

  二、“全云”力量比拼

  随着云计算应用的持续升温,云供应商也开始了技术实力的较量。微软、IBM、甲骨文、SAP等巨头企业都明确表示自己是“全云”解决方案提供商。动作最大的是微软和IBM,二者都在2013年云战略布局方面进行了“全云力量”的重要部署。

  微软:

  2008年,微软吹响云计算号角,宣布进攻云计算领域。2010年,微软正式发布最重要的云平台服务——Azure,自此进入了微软云时代的产品家族扩张。从2012年Windows Server 2012、Office 365的推出,再到2013年Windows Azure在中国的落地,微软如今已经具备从基础设施(IaaS)到平台即服务(PaaS),再到软件即服务(SaaS)全线产品服务,微软的产品布局在云服务的每一个层面。

  2013年,微软在“全云”道路上再上新台阶,Cloud OS成为实现微软公有云、私有云及混合云服务的最重要平台,微软Cloud OS实现了“三云合一”战略目标。

  IBM:

  以蓝色巨人著称的IBM深刻地意识道,在云的时代里,IT商业环境将变得越来越快,IBM开始加快调整它的舞步,希望用更加开放的姿态去拥抱全新的云世界。

  过去,IBM一直是私有云方面的佼佼者,在与亚马逊、谷歌等企业竞争过程中,IBM发现了自己的“软肋”,最好的云服务不能没有基础设施建设能力,而完善云服务最快的方法就是——并购。

  2013年6月,IBM在大举投资20亿美元收购SoftLayer,用以扩展现有的高价值云产品组合。这是推动IBM云计算在全球扩张和部署的最重要步骤。SoftLayer基础设施将提供一个可扩展的、安全云计算基础平台, IBM的中间件软件和SaaS解决方案等云服务可以在该平台上进行交付。SoftLayer的灵活性和全球网络也将有助于更快地开发、部署和交付具备移动、分析、社交解决方案。同时,IBM还把云计算平台SCE+引入中国。

  为了推动一系列新的软件、服务和应用更快进入市场,IBM花费10亿美金投资成立了Watson集团,致力于“云交付的认知计算”和大数据创新领域的开发和商业化运作。在IBM的规划中,云计算则是未来核心业务的重要纽带。

  综合来看,在“全云”道路上,微软和IBM都在以不同角度不断完善和布局相关业务,相信2014年,这种“全云”力量将逐步释放。一方面二者将加快企业实现产品的“云化”速度,另一方面将深入理解在企业在云端交付软件的能力,建立更加完整的服务体系。

 

  三、虚拟化技术持续“升温”

  近两年,随着云计算的风生水起,虚拟化技术越来越成熟,从早期的企业应用,逐步过渡到公有云应用,虚拟化软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那么,在2014年,虚拟化技术又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呢?

  虚拟化技术用于作为基础平台、公有云场景之间。在国内,在虚拟化技术也带动了相关企业的发展,目前VMware、 Citrix、微软等企业,都可以支持多种虚拟化客户端软件。虚拟化可以通过虚拟机和存储迁移等高级功能,让您在不同的物理机之间移动正在运行的实际设备,而无需断开客户端或应用程序,其容错性、高可用性和灾难恢复能力,帮助企业增加IT可用性或正常运行时间恢复。

  虚拟化是通往云的路径的第一步,该技术的亮点在于节约企业成本,减少IT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精力。虚拟化是把关键应用迁移至云端,包括把ERP,CRM等迁移到虚拟化环境中。虚拟化技术还衍生出了很多新名词,包括虚拟服务器、虚拟存储、虚拟桌面应用等。

  2014年是云开放、共赢的时代,作为云计算基础架构的虚拟化技术,将会不断的有新的技术变革,逐步的增强开放性、安全性、兼容性以及用户体验。

 

  四、开源云平台OpenStack渐成趋势

  现如今,OpenStack已成为一个重要的云平台开源项目。目前,该社区已经拥有超过130家企业及1350位开发者,这些机构与个人都将OpenStack作为基础设施即服务(简称IaaS)资源的通用前端。

  OpenStack项目的首要任务是简化云的部署过程并为其带来良好的可扩展性。OpenStack 是由 Rackspace 和 NASA 共同开发的云计算平台,帮助服务商和企业内部实现类似于 Amazon EC2 和 S3 的云基础架构服务。

  OpenStack 开源项目,除了有 Rackspace 和 NASA 的大力支持外,还有包括 Dell、Citrix、 Cisco、Canonical、甲骨文、华为等这些重量级公司的贡献和支持。

  2014年,OpenStack 开源项目将为建立良性的云生态环境做出重要贡献。

 

  五、“电商云”得到重点关注

  2013年,作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重要领域——电商行业,也开始积极向“云”靠拢。“电商云”成为云计算领域又一时髦的新词。

  继阿里巴巴与天猫推出国内首个开放电子商务云平台“聚石塔”后,京东、苏宁也紧随其后公布了自己的电商云战略,电商云平台呈现一派“火热”景象。

  电商云平台,一般是以第三方用户的方式参与电子商务云服务,电商企业向电商平台上的商户、供应链中的物流服务商、其他开发者提供开放的云计算服务,利用云成本低、效率高等特点,方便用户进行商业应用开发与优化工作。

  目前进入聚石塔的用户数早已超过2万,每日可处理超过50万份订单,超过90%的用户系统总体成本降低了1倍以上。京东云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完整闭环的电商云服务链条,现已面向上游和下游共提供了8大类300多个开放接口,在私有云平台上有超过3000名开发人员,开发了上千种不同的应用。苏宁云商系统,由苏宁与IBM共同研发,已拥有一支4000余人的IT研发队伍,开发了涵盖运营、管理、服务的10大类120多个应用模块和子系统。

  2014年,基于互联网的的全渠道布局,电商云平台可实现线上线下用户的串联,并从整体上进一步提升云计算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云计算市场是一块非常大的蛋糕,未来的云计算领域一定是在坚持专业化、平台化的基础上,形成融合多种现代元素的多元化生态系统式。云计算的目标和愿景,应该与用户的商业目标一致,“以用户体验为中心,以技术创新为动力”,这是云计算能够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来源:比特网)